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方案

2023-05-25

供稿:肖飞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发:赵国峰

2022年8月制定

2022年11月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研究修改

2023年5月根据实际部分修改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届毕业生163人,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两个专业。

一、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组

组长:赵国峰  张  萍

职责:领导制定基本工作方案;全程指导、监督检查工作;就重大、重要事项召集工作组开会研究或独立决策;开拓就业渠道、就业基地;全面全体学生的就业指导;包联部分重点群体学生。

副组长:肖  飞  单建峰

党总支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职责:制定就业创业、入伍类工作具体行动方案,安排、指导、监督、检查具体工作,面向全体学生的就业创业观念教育、就业创业能力与方式指导;包联部分重点群体学生。

分管教学副院长职责:制定新建或优化学生实习基地、学生继续学习类具体行动方案,督办工作落实;包联部分重点群体学生。

执行组长:学工办就业创业专干  学工办国防教育专干  专业建设负责人

学工办就业创业专干职责:负责全院2023届学生就业信息台账建立与更新;根据本方案分配任务;统计、报送毕业生就业创业数据;工作组成员工作督办;搜集发布招聘招录信息。

学工办国防教育专干职责:落实学生入伍具体工作方案;宣传动员学生入伍。

专业建设负责人职责:学生研究生考试、港澳台与境外继续学习申请指导、第二学士学位等继续学习工作方案。

成员A类:毕业班辅导员

职责:督促、指导本班学生就业创业、入伍、继续学习,统计、报送本班学生该类数据及相关材料。

成员B类:团总支负责人

2023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宣传、招募。

成员C类:全体教师

向学院提供招聘信息。

成员D类:学工办信息化与宣传教育专干

在学院学工信息网就业指导、招聘信息两个栏目发布收到的就业指导图文影音、招聘信息。

成员E类:党员教师

督促、指导包联学生就业、创业、申请或报考研究生与二学位。

二、工作任务

不限期:

就业创业专干负责,助理协助,按行业、地域分工,分解任务,学院全体教师持续搜集来自政府招聘平台、用人单位官方网络平台的与我院毕业班专业有关的招聘信息,索要学院就业基地针对我院或我院学生具备条件的招聘信息,并按学院统一格式编辑后发学工办信息化与新闻宣传专干在学工信息网招聘信息栏发布。

就业创业专干负责,助理协助,随时关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招聘信息并提醒、督促学生参加。

2022年11月20日前:

就业创业专干负责,资助专干、党总支秘书配合,建立、填写2023届毕业生学院处科级干部、党员帮扶台账(建档立卡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由处科级干部帮扶,其他学生由处科级干部以外的党员帮扶),经工作组副组长党总支副书记审核后公布、并告知帮扶人及其工作任务;按学校要求报送需要的报送的台账。2023届所有毕业生应有一个完整的、详细的就业信息与帮扶台账表。台账包含但不限于姓名、学号、班级、就业创业升学意愿、家庭所在省、家庭所在市、家庭所在区县、城市还是农村学生、类型(建档立卡等重点人群)、帮扶人、帮扶人类型(学院领导或党员)。

2022年10月8日-2022年12月31日:

工作组副组长负责,毕业班辅导员、全体毕业生参加,召开2023届毕业生就业动员与宏观指导会。

工作组副组长根据本方案完善学工信息网“就业指导”专题栏目。

2022年10月1月-2023年寒假收假前:

工作组组长负责,远程或现场考察了解学院各专业,特别是社会工作专业可能的就业地区、就业单位,视情与有关单位、地区建立个性化短期专门培训与毕业生招用合作。

工作组副组长负责,举办线上或线下多单位参加的招聘会不少于1场,随时组织个体单位专场招聘。

2023年1月-6月:

工作组副组长负责,学工办国防教育专干协助、毕业班辅导员参与,结合学校武装部提供的信息,动员、指导学生毕业生报名入伍。

2023年3月:

工作组副组长负责,就业创业专干或专业建设负责人具体实施,邀请往届毕业生做就业、考研经验分享会。

2023年4月-5月:

工作组相关副组长负责,就业创业专干协助,组织不少于两场多单位参与线上或线下招聘会。

2023年4月-8月:

学工办就业创业专干负责,助理协助,搜集我院学生可能有意向的“三支一扶”、特岗教师、招聘信息,学工办信息化建设与新闻宣传负责编发。

校团委安排的时间:

团总支书记根据校团委有关文件,做好西部计划项目志愿者招募宣传与招募,最终录用学生名单报就业创业专干。

三、工作要求

各级、各类就业创业指导人员要客观分析我院2023届各专业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指出优势、劣势,结合我院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的我院往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引导学生合理定位就业目标,以既有利于学生个人,又有利于社会为原则,指导学生选择就业时间、就业单位、就业形式。

2.禁止任何人以对学生、对社会有害的方式帮扶学生就业。

3.各任务执行人要努力按时、高质量完成任务。

四、就业率阶段目标

根据学校任务另行公布